首頁 > 資訊娛樂 > 廠農通訊 > 光泉廠農通訊77期
光泉酪二課 梁宗寶
● 台灣生乳價格從79/12/1起,由原先之二段式乳價(冬期12~3月、夏期4~11月),於6~9月份,將每公斤生乳從脂肪比重計價表中再加價2元,改為炎夏季乳價,就成為 ● 三段式乳價(冬期、暖夏、炎夏),此即台灣三段式乳價之起始點,一直沿用至今。 三段式定義:冬季(12~3月)、 暖夏(4、5、10、11月)、炎夏(6~9月) ●此一乳價制度亦歷經多次之變革,列表如下:
從2011年開始,我國內的生乳收購計價辦法首次採用非乳脂固形物。自此之後,除了乳脂肪率之外,更是要注重乳蛋白質率的調控。造成乳成分變動的因素有許多種,包含:品種、遺傳、泌乳天數、年齡、季節、乳房炎、酮症、熱緊迫、營養、擠乳頻率。如果想有效的操控乳成分,應該對自己乳牛場的牛群現況有充分了解,再就有問題的環節進行調節或修正。為讓酪農通盤了解各種因素所會造成的影響,本篇文章將依序扼要地進行介紹。
熱緊迫與營養 熱緊迫會造成乳量、乳蛋白質率下降的情況,所以送風與灑水等降溫設施是不可欠缺的。前述夏季乳蛋白質率下降的情況跟熱緊迫有一定的關聯,所以熱季的降溫設施的有效運作非常重要。另外,營養的調整也有助於熱緊迫的紓解。熱緊迫配方調整重點包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