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污法修正及水污費徵收對酪農之影響及因應(2)

 肆、養牛場省水建議

養牛場主要用水為飲用水、榨乳設施清洗、牛床糞便清洗、降溫設施、密閉式牛舍之水牆蒸發等,用水量減量措施如下:
一、飲用水節水
泌乳牛每採食1公斤乾物需要4~5公升水,且每泌乳1公斤需要水
~5公升。非泌乳牛每天飲水量約40公升,但每天泌乳16~20公斤時,則需要飲水70公升;而當每天泌乳35公斤時,則飲水可接近100公升,減少供水會影響乳產量。因此,節水措施須由飲水系統管理著手,減少水槽滿溢或碗式飲水器溢漏。

二、沖洗水減量措施
目前國內牛糞清除一般以清水直接沖洗,以及人工或機械刮除固形物再沖洗,國內研究調查結果得知,使用自動刮糞機,廢水量可減少47%左右。

(一)平面式牛舍:臺灣地區大部分牛舍型態為水泥實地面,牛隻休息區與糞尿區未分離,其牛糞之清理方式為利用高壓水柱清洗地面及牛體上之牛糞尿,沖洗水量因場而異,可能高達500 L/頭。此種牛舍建議先以人工清理角落,再配合鏟裝機清除固形物,沖洗水量可降至250 L/頭以下。

(二)牛床分離式牛舍:採牛床與糞尿走道分離之牛舍型態,走道地面牛糞之清理可利用鏟裝機刮糞或自動刮糞機清除後再沖洗,沖洗水可降至200 L/頭以下。此種型態若走道架高,下設糞尿溝,牛糞靠牛隻踩踏掉落至糞尿溝,不沖洗牛床及走道,僅以清水沖洗糞尿溝,可減少沖洗水量,若進一步以處理過的廢水來沖洗,更可節省用水量。

(三)墊料式牛舍:以農業廢棄資材鋪設於牛床之墊料式牛床,則沖洗水量較其他型態牛床為少,適合於農業廢棄資材取得簡便及氣溫較低之地區。
  
 
三、畜牧場的雨污水若未分別收集,暴雨時進入廢水處理系統的水量會暴增,除了影響廢水處理效率外,也增加排放水量。建議以天溝收集雨水、廢水溝加蓋或專管收集廢水等方式,防止雨水進入廢水處理系統。設置雨水收集池,也可用於沖洗畜舍。



以天溝收集雨水

 
以管線收集廢水取代舍外糞尿溝
圖1. 雨水、廢水分流可減少廢水排放量

 四、處理水循環利用
架高式牛舍可利用經過三段式廢水處理後的處理水沖洗糞尿溝,減少廢水產量。為了把掉落的糞尿充分地沖到畜舍外,沖水強度必須搭配設置的糞尿溝寬度和長度,一般會設置水斗式沖水桶、蓄水式沖水設備或沖水管路以馬達直接抽取。
 

水斗式沖水桶

 
蓄水式沖水設備
圖2. 利用沖水設施循環利用處理水

五、減少降溫用水
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,夏季高溫時間長,一般畜牧場難以避免採用噴水降溫之策略。建議養牛場採取重點時段、間歇性噴水策略,較持續性噴水可減少90%用水量。
 
伍、結語
畜牧業要減少水污法修正及水污費徵收的衝擊,可以朝向改善排放水質及減少排放水量兩個方向努力,其中改善水質的技術性較高,且能改善的幅度有限;相較之下,減少排放水量較為簡易、可行、高效益,是值得努力的方向。減少排放水量則可朝向由源頭減少用水及廢水再利用兩個方向進行,廢水再利用除了場內再利用作為沖洗水外,也可依相關法規申請施灌於農地,作為生產農作物、牧草等的水源及營養源,朝向農牧業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。